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2025年初,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一颗新星横空出世——DeepSeek公司发布了一款新的开源大型语言模型(LLM),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科技界和股票市场激起千层浪。DeepSeek-R1的问世,不仅让全球科技界为之震动,更在金融市场上引发疯狂。这款模型在性能上与GPT-4、Llama 3.1和Claude等领先LLM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令人惊叹的是,它在开发过程中所需的训练时间和数据更少,价格也便宜得多。
DeepSeek成立于2023年5月,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便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突破。这是一家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公司,其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中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DeepSeek-R1发布之后,中国科技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也纷纷宣布了自己的LLM,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声称自己的模型超越了DeepSeek-R1的能力。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更预示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一次长期谋划、精心布局的战略行动。以下,让我们深入解读中国如何打造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自己的成功做好准备。
1. 投资学术和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的根基在于研究。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政府便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和计划,加大对人工智能学术和应用研究的投资,旨在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顶尖的学术机构利用其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一流大学以及全国各地的地区和地方院校都扩大了招生规模,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过去二十年里,政府的风险基金超过了9120亿美元,与美国同期所有政府产业政策的支出不相上下。中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获得了其中23%的资金。
这些投资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1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和专利申请量均已超过美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称,2014年至2023年,中国投资者主导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是美国的六倍。虽然与美国的研究相比,中国的研究较少受到关注,利用率也不高,但最近通过云技术获得的大型数据集加快了算法开发的速度,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这些都是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
2. 加倍重视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科技巨头在电子商务、游戏和营销领域聘用并培养了数千名程序员和数据科学家。据报道,中国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已超越美国,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为其人工智能人才库再增加50万人。
政府最近的科技打压行动,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释放了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这些人才如同星星之火,在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中磨练新发明,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发展。目前,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估计有167万家,仅在2024年上半年就新增了23.7万多家。中国的私人投资紧随政府支持的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资金推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将注意力转向培育新的人工智能独角兽。这些投资不仅加快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鼓励了人才培养,增加了企业成功的可能性。
3. 化制约为机遇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上,中国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美国政府于2022年颁布了对华芯片出口禁令,几年来限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不断迁往美国。尽管这些制约因素让美国占据了优势,但它们几乎没有减缓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制约因素可以推动创新,甚至是颠覆性的创新,以此替代大量投资。
华为、SenseTime和小米等中国公司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硬件(包括芯片开发)。阿里巴巴和腾讯一直在努力将在国外学习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带回中国。此外,像DeepSeek这样的公司也将这些限制因素视为可以克服的挑战。例如,DeepSeek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在老一代芯片上运行的LLM。阿里巴巴和腾讯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关键挑战:LLM的高能耗。阿里巴巴的Qwen2.5-Turbo搜索引擎的运行成本大大低于GPT-4 Turbo。
4. 践行节俭创新,扩大规模
中国国内的规模化竞争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对国内外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扩大规模。扩大规模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和质量。中国的大多数公司都在竞相降低成本,同时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不断创新。全球市场已经见证了中国风能和太阳能产业通过节俭创新和内部竞争向低成本、高质量生产的转变。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快速扩张和激烈竞争并非没有弊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必须关注这一点。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与地区和地方层面的竞争会造成巨大浪费。以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为例:200多个竞争品牌造成了产能过剩问题。然而,利用节俭的创新方法来扩大规模,仍然是在中国市场及其他市场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5. 培养强有力的内部竞争
DeepSeek只是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众多在激烈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初创企业之一。在2024年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榜单中,它甚至榜上无名。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在知名科技巨头之外的另一面。上榜企业横跨移动、通信、娱乐和医疗等多个领域,拥有硬件开发、数据分析、语言处理、图像和语音识别等多种专业技能。
此外,上榜企业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发展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和广州。榜单中最年轻的企业在2023年才注册成立。北京有20家企业上榜,位居榜首,而广州和深圳共有12家企业上榜。行业内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仅在移动领域,就有11家从事自动驾驶的公司上榜。
中国顶尖人工智能企业的多样性证明了中国内部市场的竞争性,这也是政府战略愿景所鼓励的。中国也采用了类似的模式来加速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这种内部竞争带来了低廉的价格和成熟的产品,然后迅速进入全球市场。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潜力深厚,下一个震撼市场的发明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关注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发展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否则就有可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