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该是什么模样?
作者:编辑部
2023-03-28
摘要:3步骤教你找到它,学会它

每个人的幸福都能有不同样貌,不是每个人都能遵照社会主流价值。幸福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而是一种看待一切的心态。

可是,人,究竟该如何知道、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短暂获得正向反馈,不一定就是幸福第一阶段是:耐心探索。

做选择时,你倾向快速做出决定,还是细细衡量过所有影响,才给出结论?小心,你的选择风格,可能是影响你幸不幸福的关键。

这两类人:想要尽快得到快乐的满足者(SatisRcers),以及,花时间考虑所有选项后才决定的最大化者(Maximizers),后者可能会有更幸福的人生。因为,服膺于主流价值,不花时间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结果,很可能是不幸福。

哈佛社会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曾说,幸福应该是人生所有决定的最终目标,这段话说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很少。

因为比起真正忠于自我的决定,短期内可以获得正向反馈的事更吸引我们。 

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结束一个项目、完成一样新产品,随之而来的晋升、加薪使人感到肯定,奖励效果立即且明确;反之,很少有人因为经营家庭、投入一段长久的友情,而获得外界掌声,甚至需要投入数十年光阴才会得到明确回报。 

他人的赞美、属于外衍性的快乐,具备互相比较的性质,所以是不稳定、短暂的,当我们过度依赖,就容易因为比别人低下而内心不平衡,产生相对剥夺感。

人会下意识的将资源投注在最快获得反馈的具体成就上。外界的评价是立即的,而我们要真正了解、肯定自己则需要时间累积。

第二阶段,则是尝试。

建立起认知,得知幸福很可能不是短期能立即见到成效、获得反馈的事物后,又该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种幸福的模样,会是自己想要的呢?

根据吉尔伯特知名的预测偏差理论,人预测自己未来的感受时,非常不精确,唯有实际去做,才能真正体会自己对某件事的好恶。因此,要了解自己,可以从多方尝试做起,并观察自己做不同事情的开心程度。

这样的尝试,从学生时代到进入职场都可进行。最大问题是,我们常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忘记肯定自己表现好的地方。学生时代的修课、社团活动都是尝试,工作也是。即使很累、很辛苦,你也不觉得愤恨不平,还是有充实的感觉,那可能就是你的兴趣。

很多个案过去一直被要求增强自己的弱势项目,但很有可能没有补起来,补的反而是挫折感。如果反过来让小孩加强培养他擅长的领域,让他知道自己的独特性与强项,那未来即使他看到很多独特、厉害的人,也不会自惭形秽,忘记自己的优点。多方尝试的过程中,可以写日记记录下感受,或是以跟自己对话的方式说出来,就会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更有条理的思考,做出更符合自我真实喜好的决定,累积起来,就越可能得到幸福的结果。

定下目标,花时间执行理想若与社会主流不符,可适当取舍最后一阶段,是执行与修正。

除了知道自己的兴趣为何,花时间执行也不可或缺。

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则可以先检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并转为可衡量的标准。

比如,写作会让自己幸福,如果目标是成为一位作家,那要先写出几篇作品、跟多少家出版社接触,都可以是定期追踪的数据,也会帮助自己持续朝理想前进。倘若理想与社会主流期待不同,或会引来批判时,人本来就不能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目光,但可以考量比例的概念,从零到一百,找到自己的承受度,做适当的取舍,这也是了解自己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幸福不可能完全与外在眼光脱钩,但我们可以学会接纳自己的在意、挫折感,也许现阶段无法实现理想,仍要肯定自我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因为这些肯定会让人对自己更具信心,也会成就自己的独特。 

幸福会随人生不同阶段变动没实现别难过,重点是倾听内心声音甚至,如果你明知自己现阶段达不到所谓的幸福,也不用太急着难过。因为“什么是幸福”会随着人生不同阶段而变动。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本梦想纪录本,写下自己的梦想,看看5年、十年前的梦想现在是否有能力做到,或者已经做到?“你可能会发现这个梦想,对于现在的你没有那么重要,或是当年即使没有做到,你还是找到一个新的生活方式,那就可以感谢自己没有被当年的不能跟不行打倒。”

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会随着年纪持续改变,因此并没有任何目标绝对需要实现,重点是自己在做每个决定时,是否都有好好倾听内心的声音,做出最忠于自我的选择。

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每隔几周问自己最近过得好吗,好好停下来想一想,思考好与不好的点是什么,因为幸福与否没办法由别人告诉你,唯有自己才知道。


热门文章